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疫情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需要全社会的隔离防控。而这块所产生的连锁影响才是最最可怕的地方所在。

网上有个段子叫:少移动,不联通。——中国电信。这个段子很搞笑,意思就是说疫情期间不要到处跑,不聚集。隔离会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生产停滞,因为大家都在家里隔离,大部分的企业也就没法生产了,这就会产生生产停滞。而另外一个就是消费停滞,正如网上的段子所说,大家终于都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日子。大人不用上班,孩子不用上学,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到自然醒,老公不出去野了,老婆不出去浪了,家里老人也不出去闲逛了。这小日子感觉真好!2020年春节前有多少女人烫了头发,也染了头发,还种了睫毛,做了指甲,做了护理,还买了很多新衣服……万万没想到投资失败,一件睡衣,扛过了整个春节!

从个人消费的角度上来看,消费停滞会造成不好的后果。一是大家都在家里一个是没法消费了;还有一点就是没上班,收入降低,而房贷等各种开支还是有的,这也就导致没钱消费。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两会之后的记者会上,提出了一个引起热烈反响的事实,即在全国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人民币的同时,仍然有6亿人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从数据上看,2019年中国居民可支配年收入平均是30733元,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户,折成月收入是2561元。在这当中,统计给出五等份,收入最低的这20%人群,家庭平均收入只有615元。再往上一个档次即收入次低的20%,平均也只有1315元。两者相加占到全国居民家庭数的40%,低收入家庭的成员一般偏多,意味着这40%的家庭的总人口超过40%,即大体有6亿人。这部分人无法承受失业、就业不足或长期没有工作收入。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冲击明显,低收入群体的状况更令人担忧。而这个直接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速度突然大幅下降。对于这点很多人没感受到期危害,但是其实影响非常大。

为什么说流动速度大幅下降危害特别大呢?因为流动中的现金比沉淀的现金值钱,而且流动速度越快,现金越值钱。所以全社会全球隔离导致社会资金流动速度瞬间快速下降,直接导致整个社会都会出现第一波的流动性危机。如疫情初期中的美国,本来可以上班赚钱还信用卡消费,但是马上就要隔离了只能先从金融市场撤回资金保障平时生活再说。所以因为这个缘故,美国曾出现了美元流动性危机,美元指数全面新高。所以2020年3月份的美国,各种防止个人违约的措施,如房贷逾期和企业贷逾期等都可以给予一定的时间宽限。而美国当时出台的2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也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消费停滞也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需求下降,对企业来说就是没有订单,没有订单也就直接导致生产停滞。而在加上没工人生产导致的生产停滞的缘故,会导致全社会很多产品的整个行业的生产产业链断裂。而一旦生产产业链断裂之后,对于企业来说,没生产亏固定资产成本,会导致中小微企业暂时关门,而时间一久就会出现企业债务违约坏账。应了前阶段流行的段子。“ 因疫情公司决定延长假期,之后,又接到公司继续放假通知,最后,老板说公司关张不用来了!”

而对于想生产的企业呢,又会出现因为上游没开工,没原料或者中间环节没开工没需求,或者下游没消费没需求没生产等各种原因,导致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生产越多,也就意味着越多的现金流都变成存货库存死钱。这样时间一长,再大的企业也会出现流动性危机。而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就会出现企业违约,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导致金融危机。

所以从这点上看,疫情对实体经济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时间越长影响越可怕,一旦时间久了,导致大型金融机构出现危机,那就非常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

总体上看,现阶段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很大。这几年,整个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增长停滞。 根据202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世界经济可能会以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长.美国2020年一季度开始GDP收缩4.8%,终结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已陷入“大封锁”,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3%,其中发达经济体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1%,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2022年,在全球通胀高企、金融环境可能收紧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日同时下调了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和2023年全球增长预期从4.4%和3.8%下调至均为3.6%,世界银行则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1%下调至3.2%。从目前看,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这次全球大流行不仅仅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而是严峻的就业危机和经济危机。同时,新冠疫情可能导致更多人失业;在美国,申请失业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十年扩张已经结束。

再来看中国的经济情况。当2020年疫情爆发时,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达到-6.8%。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进入2022年3月以来,中国疫情出现反弹,且病毒传播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三大特征。今年2-3月以来,疫情影响促使深圳和上海两大全国经济中心先后采取区域封锁等隔离措施。尽管这一举措对限制疫情的传播发展已经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从经济影响来看,这将直接导致制造业及服务业劳动力供给出现阶段性短缺。同时,交通物流的封锁和限制将影响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正常流通,并进一步对广大中小微企业形成冲击。而且,动态清零政策要求对局部聚集性疫情进行快速严格防控。这意味着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将受到影响,人员的流动和聚集下降将直接影响餐饮,零售,旅游及房地产销售等服务行业。考虑到上海和东南沿海经济大省持续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困扰,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阶段性放大。

另一方面,近两年来,新冠疫情对就业市场也造成较大的冲击。截止到2022年初,我国关停、倒闭的中大型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816家,其中不乏华谊兄弟这样一些商业巨头,受到冲击的行业继续收缩成为必然,对人员的吸纳能力必然走弱,不少企业为了缩减运营成本,开启了裁员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幅减少就业岗位。而且因为疫情、政策等原因,还有一部分人要再就业。比如,教培业就有近1000万人要转型、再就业;还有其他资本过热的行业也存在裁员、收缩,比如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等都将有大量再就业需求。

总体来讲,应届毕业生数量激增、再就业人员返岗、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冲击,种种因素增加了就业竞争力,也产生了一大批失业人口,2022年需要解决就业总人数可能在5000万人左右,近2亿人被“灵活就业”,就业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